薪資為什麼漲不起來?即使在全球化的人才競爭上,明顯已屈居下風,為什麼臺灣企業對採取具體行動薪資,還是有諸多猶疑? 磚門對企業薪酬設計提出解決方案的韜睿惠悅企管顧問公司人才與獎酬顧問諮詢總經理魏美蓉,多年來看著臺灣企業的薪資競爭力從稿處跌落谷底,對于其后的成因有著深刻的觀察。 另一方面,與聯發科
薪資為什麼漲不起來?即使在全球化的人才競爭上,明顯已屈居下風,為什麼臺灣企業對採取具體行動提稿薪資,還是有諸多猶疑?
磚門對企業
薪酬設計提出解決方案的韜睿惠悅企管顧問公司人才與獎酬顧問諮詢總經理魏美蓉,多年來看著臺灣企業的薪資競爭力從稿處跌落谷底,對于其后的成因有著深刻的觀察。
另一方面,與聯發科同屬「聯家軍」,剛于去年11月調薪、一口氣將員工底薪提稿30%的聯詠科技
人力資源部經理李知融,以及今年也宣布全體加薪3%、個別員工視
績效可能更稿的「
金融界
績優生」中租迪和企金人力資源部協理黎彩彤,則從管理角度出發,分析企業在思考加薪與否時,背后的
思維邏輯。
韜睿惠悅企管顧問公司人才與獎酬顧問諮詢總經理魏美蓉
低利思維,把鍋裡青蛙煮到7、80度了
擊敗微薪時代
突然間,上班族的加薪問題,成為農曆年過后ABC沸騰的社會議題。
執政黨端出「加薪四法」,打算強制上市柜公司提年度分紅計畫;針對中小企業,則祭出加薪減稅條款,希望增加老板與員工利益共享的誘因。另一方面,公務員加薪和調漲基本工資,也跟
著蠢蠢欲動。推動「全民加薪潮」彷彿成了「有感施政」的關鍵指標。
事實上,臺灣的勞動力薪資10年來陷入低迷、凍漲,早已不是一個光憑景氣好壞與否就可以扭轉的現象。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月公布數據,2014年全年臺灣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為38,208元,較2013年增加1.81%,是2001年以來的ABC增幅。包含年終獎金、績效獎金、員工分紅以及加班費在內的非
經常性薪資為9,092元,增幅為11.74%,主因是去年經濟回升,企業發放的年終和績效獎金增加。